甘肃和政打造聪明肉牛养殖基地,助推乡村产业振兴
聪明养殖新模式落地甘肃
4月22日,”平安聪明肉牛养殖示范基地”在甘肃省和政县松鸣镇科托村正式启动。这个肉牛养殖基地的建立,标志着和政县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。作为甘肃省”牛羊菜果薯药”六大特色产业重点县,和政县肉牛养殖规模已达11.75万头,但长期以来受价格波动等影响影响,产业进步面临诸多挑战。
这个肉牛养殖基地有什么特别之处?它将怎样改变当地养殖业的面貌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项目的亮点和未来进步规划。
“五位一体”模式赋能养殖业
该肉牛养殖基地采用了创新的”政府+银行+企业+农户+保险”协同模式。这种模式不是简单的资源堆砌,而是真正实现了多方优势互补。政府提供政策支持,银行解决资金难题,企业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,农户负责实际养殖,保险则化解市场风险。
“我们规划年内实现肉牛饲养量18万头,牛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。”平安产险甘肃分公司负责人表示。这样的目标看似宏大,但通过这种协同模式,每个环节都能发挥最大效能。特别是对养殖户来说,再也不用担心”养得好却卖不好”的难题了。
你知道吗?首批50头肉牛已经入驻这个聪明肉牛养殖基地。它们将享受到怎样的”五星级服务”呢?
物联网技术让养殖更智能
在这个肉牛养殖基地,传统的”靠天吃饭”式养殖已经成为过去。通过安装物联网聪明养殖设备,养殖户可以实时监测牛只全生活周期健壮状况。温度、湿度、进食情况等数据一目了然,还能实现精准饲喂,既保证了肉牛健壮,又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。
“以前养牛全凭经验,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一位参与项目的养殖户这样说道。确实,聪明养殖不仅进步了效率,还让养殖经过变得更加科学可控。
这种改变仅仅是开始。未来,平安产险还将在甘肃全域推广”聪明养殖+数字乡村+供应链金融”模式,为更多农户提供集技术、金融、销售等为一体的”一站式”服务。
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
自2019年起,平安集团每年投入75万元专项帮扶资金支持和政县产业进步。这些资金不是简单的”输血”,而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,帮助当地养殖产业实现”造血”功能。
金融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什么角色?它不仅是资金支持,更是风险保障和进步动力。通过保险产品创新,肉牛养殖基地为农户提供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风险保障,让养殖户可以安心投入生产。
“我们将始终秉持金融为民理念,深耕’科技+服务+保险’创新模式。”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表示。这种模式的核心,就是让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,特别是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。
展望未来:产业兴则乡村兴
随着聪明肉牛养殖基地的建成运营,和政县的养殖业将迎来新的进步机遇。预计到今年年底,当地肉牛养殖规模将达到18万头,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。这不仅意味着经济数字的增长,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操作。
乡村振兴,产业是关键。通过打造现代化的肉牛养殖基地,和政县正在探索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的产业进步之路。这条路或许并不平坦,但有了科技赋能和金融支持,相信当地的养殖业一定能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从传统养殖到聪明养殖,从单打独斗到协同进步,和政县的操作告诉我们:乡村振兴不是梦,只要找对技巧,脚踏实地,美好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