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子海上漂流6天获救引关注
近日,一则”男子乘皮划艇海上漂流6天”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。据海南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,8月19日,一名虚弱男子在三亚大东海外海被钓鱼人救起,自称已在海上漂泊6天未进食,瘦得”皮包骨”。三亚海事局回应称,该男子已被送医治疗,目前仍未清醒。这起意外事件让不少网友揪心:他是怎么在海上生存下来的?海事部门又做了哪些救援职业?
钓鱼人海上偶遇求救者
救人者陈先生回忆,当天他和船长驾船出海时,突然听到微弱的呼救声。”橡皮艇上的人脸都晒脱皮了,说话都没力气”,陈先生描述,男子自称是广西人,从陵水海域漂流而来,期间还遭遇过翻船事故。令人惊讶的是,男子靠着雨水维持生活,在6天未进食的情况下奇迹生还。
获救时,男子身体极度虚弱,仅说了两句话就瘫倒在地。陈先生团队立即联系海警,随后男子被送往三亚当地医院。海警方面证实,男子虽严重虚脱,但无生活危险。这不禁让人疑惑:海上遇险该怎样正确求救?海事局的救援机制又是怎样运作的?
海事局启动应急救助机制
针对此事,三亚海事局迅速做出回应:已协调海警、医疗等多部门联合施救。据了解,我国海上搜救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,遇险人员可通过12395热线、船舶无线电等多种方式报警。海事部门提醒,夏季海上活动务必穿戴救生衣,携带定位装置。
需要关注的是,男子获救海域位于旅游热点三亚附近。近年来,随着水上娱乐项目增多,类似险情时有发生。2022年海南海事局数据显示,全年共处置海上险情87起,其中游客遇险占比超四成。这次事件再次敲响警钟:海上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!
遇险自救与官方救援同等重要
专家分析,该男子能存活6天,与其保持体力、收集雨水等自救措施密不可分。但更关键的是及时被过往船只发现——这正是海事部门反复强调”结伴出行”的缘故。目前,三亚海事局已着手调查男子漂流缘故,是否涉及违规出海等情况。
这起事件也引发对海上安全设施的讨论。有网友建议在热门海域增设智能浮标报警体系,也有人呼吁加强皮划艇等设备的登记管理。无论怎样,生活至上始终是海事救援的第一准则。正如网友所言:”感谢那些默默守护海上安全的人!”
截至发稿,获救男子仍在医院观察。海事局表示将持续跟进后续情况,同时提醒公众:海上活动前务必查看天气预报,配备专业装备,遇险时保持冷静并及时报警。毕竟,再完善的救援体系,也需要每个人的安全觉悟来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