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中秋节的日记:鲁迅笔下的思乡情怀

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其中一个,在这一天,家人团聚,共同赏月、吃月饼。而鲁迅在他的日记中,记录了与中秋节有关的亲情与思乡之情,相信这样的情感,许多人都能感同身受。

中秋节的思乡情

鲁迅在1912年9月25日的日记中写到:“阴历中秋也……见圆月寒光皎然,如故乡焉,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。”这段文字在鲁迅的日记中显得格外动人。那年,鲁迅身在北平,远离故乡绍兴,而此时正值中秋,他无法和家人一同团圆。想起故乡,他的心中不免涌起浓浓的思乡情怀。这样的心情,你是不是也能体会?

中秋的聚会与美食

在鲁迅的日记中,许多中秋节的记录再现了他与友人之间的聚会。1917年的中秋节,他与友人聚餐,享受月色美景;而在1914年和1915年,他特别提到“许季巿贻烹鹜一器”,显然,这天的中秋美食总是少不了的。中秋期间吃鸭子成为习俗,鲁迅对此并不例外。不论是清蒸、炖煮,还是其他行为,鸭肉的鲜美让人流连忘返。

鲁迅的中秋节梦想

不仅如此,鲁迅在他的中秋日记中也提到过对于生活的思索。他在1934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自己的两个梦想,既是对艺术的反思,也是在中秋佳节抒发内心深处的愿景。他的文字中透出对生活、对人际关系的看法,令人深思。在这月圆之夜,他的思离乡之情,似乎让每个人也开始思索自己的生活。

中秋的传承与感悟

中秋不仅是团圆的象征,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。鲁迅在不同的中秋记录中,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在个人与家族的情感中流淌。如今的中秋节依然承载着这样的意义,家人团聚,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温暖。你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呢?

通过鲁迅的中秋日记,我们不仅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思念,也领会了在这传统节日里,家与国的情感是永恒不变的。每当明月升起时,我们心中流淌的,是对亲情的眷恋,对故乡的思念。这种情感,就像鲁迅所说,“如故乡焉”,无论身处何地,始终都在心头荡漾。

版权声明